中国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给现行的医疗保障体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医保控费和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等关键医改措施的大背景下,智慧医院建设应运而生,成为新质生产力应用的典范。
医学实验室的智慧化建设,作为智慧医院建设的关键一环,已经成为医学检验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智慧实验室的建立不仅是对新时代医疗健康需求的响应,更是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上世纪末的日本经验借鉴
日 本
1995年人口老龄化程度15%
1990年开始新生儿数量减少
全民医保制度,医保费用紧张
2021年,我国6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约2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首次超过14%,代表着中国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的时代,而新生儿数量的逐年下滑,预示着我们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步伐将再次加速。当前,中国医疗行业正经历着与上世纪末日本相似的变革,包括人口结构的改变、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对医保的挑战等。日本在这一时期实现了医学实验室自动化的重大突破,世界首条实验室全自动流水线就此诞生,显著提高了实验室的自动化和标准化水平,降低人力成本并提升检测效率。仅仅10年间,72%的日本公立医院已经引进了流水线。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自动化已经叠加了智能化,智慧实验室将成为中国医学实验室发展的必然趋势。
公立医院药剂科转型启示
药 剂 科
2018年药品联盟带量采购4+7
医药分家,药品零加成
DRG/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随着中国药品“零加成”政策的实施,医院传统的“以药养医”模式已被彻底改变,药剂科从曾经的利润中心转变为成本中心。引入了智慧药房并进行人员削减和人力资源结构调整,逐步向临床药学服务中心过渡,药学管理进入精细化时代。检验科与药剂科类似的经历意味着检验科未来也必将向智慧化发展。
检验科降本增效的内在驱动
检 验 科
从新冠试剂到生化、发光试剂的集采
技耗分离、收费下调
DRG/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目前体外诊断试剂的集中带量采购正在加速推进,其范围和参与地区持续扩大,集采不是目的,只是为降低医疗服务价格做好准备,随之而来集采检验项目的收费下调也在各省快速推进。在当前集采的检验项目中,已经有省份开始实施技耗分离收费模式,比如江西和内蒙古将肝功集采25个生化检测试剂项目的收费,全部实施技耗分离,检测试剂均作为项目除外内容,按照集采价格执行“零差率”入院。如此一来,检验科获利能力大幅降低。
与此同时,新的DRG/DIP支付方式正从试点走向全面推进。2021年国家医保局发布《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其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底,DRG/DIP支付方式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基本实现病种、医保基金全覆盖。DRG/DIP医保支付方式变革实施后,检验科将从现在“多做多收”的利润中心变为单纯支出的成本中心。而智慧化建设在医学实验室的应用,是提升检验科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赋能
2017年,国家在《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中强调了对体外诊断产品的重点支持,鼓励国内空白的全实验室自动化检验分析流水线(TLA)等创新设备的产业化,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的发展。中国的头部IVD企业已具备强大的自动化设备研发制造能力,这也为智慧实验室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硬件支撑。
而新质生产力是指在工业4.0数字化浪潮中诞生的、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生产力形态。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医学实验室的数据处理、分析和挖掘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使得医学实验室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科研和临床需求。新一代的信息化技术将作为新质生产力,赋能医学革命和高质量发展。
智慧实验室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十年,中国的医学实验室将成为全球自动化水平最高的实验室,基于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管理重点将转向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运营成本和提升临床服务能力。智慧实验室将引领医学实验室进入一个更高效、智能、精益化管理的新时代,助力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